五一家里客人多,如何体面地招待客人喝茶?你记住3点就够了
beplay体育官网入口 首页 beplay体育官网入口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beplay体育官网入口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五一家里客人多,如何体面地招待客人喝茶?你记住3点就够了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1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    图片

  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    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    丨作者:村姑陈

    《1》

    在生活中,无论大事小情,掌握正确的方法都至关重要。

    就像烹饪佳肴,用对火候和调料,才能让美食散发诱人香气;

    好比整理房间,找到合适的收纳方式,便能让杂乱空间瞬间整洁有序。

    做事情的方法从来不是单一的,就像解数学题,老师总会拓展多种思路,让我们在不同路径中找到最优解。

    这些道理,在假期招待亲友时同样适用。

    图片

    五一假期,家中往往人来人往,想让每位客人都喝上满意的茶,可不是件简单事。

    有人习惯传统盖碗冲泡,享受那份优雅从容;

    有人偏爱便捷的玻璃杯泡茶,随时随地都能品茶;

    还有人钟情煮茶,看着茶汤在壶中翻滚,茶香四溢。

    虽然都是为了喝上一口好茶,但不同的泡茶方式,不仅过程大相径庭,最终呈现的茶汤风味也各有千秋。

    那么,在假期人多的情况下,究竟如何泡茶才能兼顾效率与品质,照顾到所有人的口味呢?

    图片

    《2》

    方法一:用大容量盖碗,按需调整投茶量。

    日常泡茶,100-110毫升的标准盖碗堪称“黄金搭档”。

    无论是独饮时细品茶汤层次,还是与两三位好友对坐闲聊,都能游刃有余。

    像白茶、红茶,放5克茶叶刚好,茶水比例差不多1:20,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,茶香和滋味都能兼顾。

    而武夷岩茶,需投茶8克,茶水比约1:12,方能展现岩骨花香的韵味。

    但假期待客时,若人数增至5-6人,标准盖碗便显力不从心。

    每泡出汤仅能倒满几小杯,频繁续茶既麻烦,也易让客人久等。

    此时,换用160毫升的大容量盖碗是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    以白茶为例,按1:20的茶水比计算,160毫升盖碗需投茶8克,既能保证茶汤滋味稳定,又能一次泡出六七杯茶,满足多人同时饮用的需求。

    图片

    同理,冲泡红茶时可按比例调整,避免因容量增大导致茶味寡淡。

    不过,换用大盖碗并非十全十美。

    一方面,大盖碗聚香效果稍微差一点,像那种香气特别高扬的茶,可能没小盖碗表现得那么明显。

    另一方面,大盖碗拿在手里有点沉,手腕力量不足的人,端久了手腕容易酸,倒茶时要是没拿稳,还容易磕着碰着。

    所以用不用大盖碗,得看具体情况。

    如果来的都是爱聊天的朋友,更看重喝茶方便、不用频繁续杯,大盖碗完全能胜任。

    要是有特别懂茶的客人,想细细品茶香,那就小盖碗分着泡,或者大小搭配着用。

    说到底,假期泡茶没那么多讲究,关键是让大家喝得痛快、聊得开心,方法灵活点,比死守“标准”更实在。

    图片

    《3》

    方法二:用大壶泡茶,方便招待客人。

    如果只有一个人或两个人喝茶,建议不要使用大壶。

    不然,一壶茶泡好后,放着小半天都喝不完。

    茶水搁置太久,热茶会逐渐降温,茶香也会慢慢消散,茶味也会变得不再鲜醇。

    到最后,整壶茶的味道已经变得不新鲜,甚至会造成浪费。

    不过,特殊场合需要特殊应对。

    例如逢年过节,家族聚会时常常宾客盈门,一次性招待七八位客人是常有的事。

    这时若用盖碗冲泡,主人难免手忙脚乱。

    图片

    即便使用160毫升的大盖碗,要将茶汤均匀分给七八人,每人杯中不过20毫升,两三口就饮尽了。

    紧接着又要重复注水、出汤、分茶的流程,烧水壶里的水很快就会见底,需要频繁接水、烧水,反复操作令人应接不暇。

    往往要等到每位客人喝过五六小杯,茶瘾稍解,才能稍有喘息。

    面对这种情况,不妨直接换上大壶泡茶。

    准备一个500-600毫升的茶壶,先用沸水烫洗消毒,根据茶叶特性适量投茶,再注入沸水,待茶汤色泽与浓度适宜时,便可直接为客人斟满大杯。

    这种方式不仅能快速满足多人同时饮茶的需求,还能大幅减轻主人的负担。

    宾主尽欢,何乐而不为?

    图片

    《4》

    方法三:多人围坐喝茶,煮一壶茶更为方便。

    客人来的多了,大壶泡茶能快速解决需求,但要是想给聚会添点氛围感,煮茶绝对是更妙的选择。

    大壶泡茶胜在简单直接,往壶里一投一泡,大部分茶叶都能驾驭。

    煮茶则更讲究“对症下药”,不是所有茶都经得起“慢火细熬”。

    像绿茶、茉莉花茶,一煮就容易失了鲜爽,还可能煮出苦涩味,反倒糟蹋了好茶。

    真正适合煮的,得是耐泡、有年份的“老伙计”。

    比如老白茶,经过时间沉淀,茶多酚转化得温和醇厚,煮着喝不仅不会苦涩,还能煮出枣香、药香,越煮越有韵味。

    图片

    煮茶的过程本身就充满诗意,看着茶汤在壶中渐渐晕染成琥珀色,听着咕嘟咕嘟的沸腾声,比单纯泡茶更多了几分围炉夜话的烟火气。

    拿出电陶炉和玻璃壶,先烧一壶滚水,直接投入老白茶干茶。

    等茶汤煮出赤金般深浅的汤色,就可以关火静置。

    这时别急着倒,等壶里的“咕嘟”声渐渐平息,让茶叶的精华充分释放,再给客人一一斟上。

    第一壶喝完,添水接着煮,让电陶炉保持小火慢煮,茶汤始终温热着,随喝随倒。

    窗外若是飘着细雨,屋里围坐着亲朋好友,捧着热茶谈天说地,茶香、笑语、暖意交织在一起,再普通的日子也变得有滋有味。

    图片

    《5》

    假日里亲友相聚,茶香袅袅中难免人多热闹,作为茶主人,其实不必手忙脚乱。

    想省心就搬出大壶,注水投茶,顷刻间就能让每个人都捧上热茶。

    偏爱仪式感,不妨支起电陶炉煮茶,看着茶汤在壶里咕嘟冒泡,茶香四溢。

    要是想慢慢来,大盖碗或是标准盖碗也能派上用场,多泡几轮,边冲茶边和客人唠唠家常。

    说到底,喝茶本就是图个轻松自在。

    这些法子没有高低之分,不过是为了让大家喝得畅快。

    下次聚会,挑个顺手的方式,再配上几碟茶点,让茶香、笑声和暖意,填满整个欢聚时光。

    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    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    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上一篇:联合国激烈交锋, 美国还坚守“霸权主义”
    下一篇:没有了